众所周知,说到 IT 行业,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加班严重」。不得不说,加班确实是 IT 行业潜规则了,IT 行业也被冠以「月薪高,时薪低」的美名。
价值取决于你加班的动机和加班成果。不管怎么说,能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的事情,都可以归为对自己有价值的。
动机分为自主加班和公司安排加班,但是两个产生的成果却不一样。
不管怎么说,能实现自己某种目的的事情,都可以归为对自己有价值的。
公司安排的加班,那么虽然不能说加班绝对没有价值,至少是无法获得和时间成比例的效率提升。
996 (早上九点,晚上九点,每周六个工作日)的公司不在少数,无论是用威逼的方法,还是利诱的方法达成的,效果都好不到哪里去。怨声载道,论坛,无秘各种吐槽,离职率上升,肯定都是公司不愿意看到的。
员工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生活。对公司,对个人都没有实现最大价值。
IT 行业是脑力密集型行业,套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脑力密集型行业,是不妥的。那么怎样的管理才能让IT人员实现其最大化的价值呢?
鉴于IT从业者这种特殊工种,自主安排加班是最好不过了。有活干的时候大家都在加班,没活干的时候准点上下班。
项目的进度每天同步,跟踪每个人的任务情况。项目的情况和每个人的业绩考核关联。如果你头顶50个bug,项目周五就要上线了,你说你会不留下来加班么?
作为领导,我不会看你这周加了多少班,只看你的任务完成情况,而你也只是需要在deadline 交上你的任务答卷。
每个人的兴奋时间点的都一样,固定的996工作时会磨灭很多积极性。不可能要求一个人在工作的时间一直保持兴奋状态,我从来没有见到有人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10个小时,事实上,能保持6个小时的兴奋就算是非常好的开发人员。动态上下班的公司是有情怀的。
软件工程师需要整块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1个小时,也可能是3个小时或者5个小时,如果软件工程师在这个时间块中被打断了,那么重新恢复工作状态的时间会非常久。

虽然每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偏于【对个人有意义的加班是有价值的】,也由此可见对于程序员来说,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来工作成为提高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而提高产业生产效率,真正实现有价值的 "加班"。
| 反观智能制造业呢?
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涵盖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智能制造装备是制造装备的核心和前沿,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效、高品质、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生产的下一代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绿色化的基本工具,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装备是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造业2019年员工主动离职率有所下降,为17.8%。

制造业不同类型员工2019年主动离职率相比2018年均有所下降。

从中智2019年调研结果来看,制造企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来看,有44%的企业已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但主要仍需人工操作;有12%的企业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为主,人工为辅。
从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或预计达到效果来看,人工成本降低在5%~20%之间,有个别企业人工成本降低达60%。
劳动生产率提升水平普遍在4%~30%之间,有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达50%甚至70%。
疫情影响下延迟复工、交通封锁、隔离观察等加剧了制造企业的用工短缺问题,也促使制造企业继续向自动化、机器代人、数字化工厂方向转型,以提升生产运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压力与用工短缺的不利影响,由此看出,“个人加班”并不是影响智能制造产业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而是缺少智能制造相关的技术、技能人才。
从自动化/智能化实施后蓝领用工变化情况来看,以减少普工数量为主,41%的企业会减少普通一线员工数量。
在自动化/智能化实施引发蓝领用工变化的企业中,普通一线员工数量平均减少15%,而高技能员工平均增加10%。

蓝领员工离职原因前三位依次为薪酬福利待遇、返乡/个人家庭原因、个人职业发展/晋升。
普通一线员工和高技能员工离职原因差别较大的为劳动强度,该因素对于普通一线员工影响较大,而对高技能员工影响较小。
高技能员工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晋升、岗位匹配度、内部管理机制/管理流程都更为看重。

受疫情影响,制造企业经营和成本压力加大,2020年实际/预计调薪率为5.9%,相比2019年的6.0%略有下降。

制造业不同类型员工2020年预计调薪率,除销售人员调薪率和2019年持平,其他类型人员均出现下降,研发技术人员2020年预计调薪率为7.1%,在各类型人员中最高。

从蓝领员工2019年调薪率来看,高技能员工调薪率相比普通一线员工高出0.5-1个百分点。
高技能关键绩优人才调薪率相比高技能一般员工调薪率高出1-2个百分点。
蓝领员工差异化调薪反映了薪酬资源向高技能员工倾斜,尤其是核心绩优人才倾斜的趋势。

行业薪酬水平与人才激励



纵观两个行业,IT行业需要有“价值加班”的个人来提高生产力,而智能制造行业需要的是更多相关的技术、技能人才来提高生产力,而薪资待遇较好的也是这一部分高技能人才。
写到这里小编不由得想转行去智能制造行业,因为我的目标就是:“高薪、不加班!”
针对智能制造行业人才稀少的情况,专业人才到底从哪里输出?小编也是多方打听,终于搜集到一些相关信息,接下来跟随小编继续往下看吧!
青岛红树林智能科技培训学校,位于青岛城阳高新区,学校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培训及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学校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产区,为学生掌握好技术打下了有利基础。
(培养具备操作安装、维护维修、编程设计等专业技能型人才。包含计算机,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3D打印)
(培养学生能在学前教育相关机构从事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等,主要技能:音乐、美术、舞蹈)
(培养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等)
(培养从事市场调研、研究策划、研究策划、销售管理等管理应用人才)
(培养能胜任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等技能型人才)
男女不限,14-17周岁,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校生,均可来我校学习
男女不限,17-35周岁,应届或往届初中生、在校生,社会青年、退伍军人,中专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均可学习。